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投考警務人員前宜三思

警務人員每年投考的人數多逹二千多人,是很多年青人的志願。他們認為警務工作富挑戰性,工作多多采多姿,而且有不錯的收入及福利。可是警務人員經常面對壓力,他們要在緊急的情況下做出重要的決定。(我聽聞因此警察面試,特別是警務督察的面試,警隊會故意向考生施壓,以測試考生在面對壓力時的表現。)他們面對的壓力及問題有多少社會人士能夠理解。以下是一篇有關社會對警察要求過高做成警務人員有過大壓力。因此我還是勸大家在選擇"當差"前三思。

  《中國青年報》報道

 謝家放指出,警務工作的突發性、危險性、應急性等特點,使得警察承受著比普通職業從業人員更多的心理壓力。高壓力常引起警察自身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而長期處於生理心理應激狀態的警察個體,比較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據統計,警察群體中有10.56%的個體存在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心理障礙,有2.11%的警察達到嚴重心理障礙程度。這些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強迫症狀、敵對性、偏執、抑鬱、焦慮、精神病性、恐怖、人際關係敏感等。在行為上具體表現為:在生活上酗酒,自殺,離婚率高,與家庭成員關繫緊張,或過於保護家庭成員等;在工作中表現為:效率下降,錯誤增加,易出事故,退縮,缺少責任心和評價問題出現錯誤等。警察職業的特殊心理症狀,嚴重影響了警察能力的發揮,降低了公安隊伍的素質和戰鬥力。

  謝家放在調查中發現,警力不足是造成基層警察工作壓力過大的首要原因。“中國現有警察160萬人,平均每萬人才有12名警察,警力配置僅僅是西方國家的1/3。”此外,警察們警務工作繁重,除了正常的防爆技能、體能訓練、治安巡邏、掃黃打黑任務外,還伴隨著各種階段性、臨時性工作、專項鬥爭等等,而且有時間、有指標、有考核。不僅如此,非警務性的工作也很繁多。

  面對錯綜複雜的執法環境和繁重的公安保衛任務,基層警察深感“公安工作越來越難幹了”。一些基層警察表示,“忍辱負重、委曲求全,是家常便飯”,“在執法過程中遭遇群眾圍攻、毆打、謾罵、污辱、誣告,只能忍讓克制,不敢在行為上、語言上有任何過激表現”。“許多群眾認為警察就是要無所不能、隨叫隨到,一旦案件久偵不破或是極個別警察犯了錯誤,社會輿論就毫不留情,大肆批評,對立情緒嚴重,傷害了警察的自尊心”。

  “這使得不少警察對執法問題持謹慎態度,常常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態,執法放不開手腳。”一位基層警察說。此外,警察們反映,組織內部管理的加強,如崗位責任制、績效考核、等級評定、全員競聘上崗等,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環境比喻為:“上有高壓線,下有地雷線,前後左右都是警戒線。”

  謝家放也認為:“社會對警察的高要求造成警察心理壓力過大。”他說,近幾年,新警員的素質不斷提高,但還不能改變公安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的局面,跟不上上級和社會對警察要求提高的速度。繁重的學習培訓任務,以及關乎到個人切身利益的各種考試,使許多警察特別是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的警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群眾對警察的執法提出了更高甚至苛刻的要求。部分群眾稍有不快就投訴,據統計,其中無效投訴和不實投訴佔到投訴總量的97%以上,給警察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壓力,直接影響到工作正常進行。

  此外,長期超負荷工作,不僅使警察健康狀況透支,而且在家庭責任上也是缺失的。由於警察的工作是全天候性質的,經常加班加點超負荷工作,不能與家人生活步調一致,無法承擔家務,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也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常常遭受父母、妻兒的埋怨、誤解,導致家庭不和,吵架甚至離婚。這使廣大警察在承受繁重工作壓力的同時,還要備受感情的折磨。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警察在任職頭3年內耳濡目染的兇殺、醜惡、槍擊等場面,比普通人一生中遇到的還要多得多。與當前所承擔的工作量和責任相比,公安機關工作量大,但收入卻相對較低,難免導致警察心理失衡。當奉獻與索取的天平嚴重傾斜,警察的勞動價值沒有被體現時,必定會使警察失去心理平衡,極容易出現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來彌補心理失衡和解決實際困難的情況。”謝家放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