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CFA Level 1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FA Level 1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做投行需要CFA文凭吗?

CFA的題材已經有近一年沒有接過。一來早前打算轉換工作,其次是我開始明白到CFA對於我日常工的起不了多大的幫助。在零售層面,替客戶出謀獻策;基本至中階的金融知識也足夠了。就如下文一樣,除了是專門做研究工作,CFA不一定是必需品。


做投行需要CFA文凭吗?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CFA高層給中國拿下~!?

在smcp題目上看到有CFA高層給中國拿下的標題時,我感到奇妙莫名。畢竟很難想像CFA為什麼給抓下。入內文細看(我看的是網上版所以只看到標題),才知道CFA是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的縮寫。=.-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今天沒有前往應考CFA

有些時間我也許弄不清楚自己在做些什麼想些什麼,今天我竟然沒有去應考CFA。

原先的想法是沒有去準備的話,倒不如不去考試以免白白浪費時間。

但我忽然覺得"浪費的只是一天吧!我又沒有什麼事忙,考了的話至少不用後悔吧!"

坐在家中看書,忽然驚覺自己倒有一點無所事事,現在有點後悔 !用一年多的時間加上二千美元到底我得到了什麼呢?答案是什麼也沒有。可惡!

上年備準足可是睡眠不足以致差些許足以合格(BAND 10),今年睡眠足可是準備不足以致後悔莫及。天啊!CFA我是我一生中最失敗之舉。出生直至目前為此,我也不斷的為自己訂下目標,有時需然未能於指定時間內完成,但在不斷努力之下都逹到最終目的。可是CFA可打破了我這定律,一次又一次失敗之餘,我竟然自我放棄了。

心情低落中... ... ... ...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CFA Dec 2009

轉眼間又到了開學的九月,各大中小學及幼稚園都巳經開學。我巳經放下了CFA的課程好幾個月了,我想這是時候重新看一看CFA的資料。今年2009年十二月的考試巳經由過往四個答案改為三個。我想這會為考生帶來好及壞的消息,好的是不會答的題目答中的機會提升至33.33%,壞的是競爭大了及水準似乎有所下降。有好有壞,各人還是自求多福。

我翻譯了CFA的政策給大家參考,好讓大家有個準備。

CFA Program Exam Policies



為了保護完整終審法院的程序,確保考試過程是公平的所有候選人,我們執行下面的考試政策和程序。



這是你的責任閱讀,理解和遵守所有考試的政策。不遵守下列政策可能導致中止或終止於終審法院的程序:



*計算器政策:您的計算機將檢查之前和期間的考試。只有兩個型號的計算器授權的考試過程中使用:

Ø德州儀器廣管局II Plus的包括Professional
Ø惠普12C條的規定,包括惠普12C Platium


閱讀完整的考試計算器的政策,並找到當地零售商的銷售授權的計算器。



*候選人承諾:在檢測中心,你將被要求簽署一份保證確認,您沒有收到的援助或在考試。如果您不簽署承諾,CFA協會不會年級的考試。了解更多有關候選人的承諾。



*考試材料:你必須歸還所有考試材料,包括書籍和考試答卷,在每次考試。法律將採取行動對任何候選人誰消除了考試的書(無論是部分或全部)由測試室和/或複製它。了解更多有關返回考試材料。



* 考試入場劵: 你需要出示你的考試入場劵進場(並帶有效的身份証明文件附有相片).了解更多關於您的測試中心和考試入場券。



*識別政策:你必須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以便參加考試。一些名稱的變化之間的入場券和身份證都可以,但是你的照片必須像你。一旦你坐下,您的ID必須留在你的辦公桌在眾目睽睽之下,作為考務人員將繼續檢查身份證在整個考試過程。查看列表標準的有效識別和訪問標識信息變更申請表。



*個人物品政策:強烈建議您留下您的個人物品在家裡或在您的汽車。考務人員和安全人員將檢查您的物品的檢查,以確保沒有違禁物品帶入考場。查看列出了可以接受和違禁物品。



*錄音回答和草稿紙:你必須把自己的書寫工具在考試那天,測試人員將不會提供書寫工具。答案只有清楚註明你的回答表將分級。便條紙是不允許的。查看更多的指令,記錄你的答案。



*考試時間安排:公告開始之前開始考試。檢驗人員將保留正式時間,並會告訴你什麼時候來啟動和停止工作,分別進行定時會議。 你會被告之考試餘下之時間。詳細了解考試的時機。



*殘疾或宗教有關的設施:要求住宿考生可根據其具體的殘疾或宗教需要。所有請求必須CFA協會收到至少75天考試前一天。逾期申請將不獲考慮。了解更多關於考試的住宿。



*考試取消:您將被通知盡快如果日期,時間或地點考試的變化。但是,如果考試如期進行,你沒有參加,您將沒有資格退款或延期。更多關於可能改變考試時間或地點。



*一級退出選項:記錄所有候選一級考試登記放置在舉行考試之日起至考試成績公佈,一般是60天以後。如果你不會再坐在了一級考試,您可能會避免您的記錄放在持有CFA協會通知您希望取消您的考試註冊。不過,您的登記費不能退還或推遲。訪問撤回申請表,並宣讀了一級考試撤離政策。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Option Adjusted Spread vs Z spread

攪了好一輪好不易才找到較清楚的解說

http://www.wretch.cc/blog/vactorlee/6737601


OAS已扣除prepayment risk的溢酬,而Z Spread尚未扣除prepayment risk的溢酬。因此,OAS未包括prepayment risk,可是Z Spread還包括prepayment risk。因此,OAS自然小於Z Spread。

所謂零波動利差(Z spread)的另外兩個英文專有名詞分別為零波動利差(zero volatility spread)及靜態或固定利差(static spread)。

係指,若持有MBS、CMO、ABS、CDO、CLO、CBO...等擔保品有抵押貸款債權,且有提前清償特性之有價證券至到期日,在每期公債即期利率上 加上一個固定的利差,並以此新的每期利率折現該有價證券每期之未來現金流量,使得這些折現值加總會等於該有價證券市價之固定利差。

由於該固定的利差未考慮到利率路徑可能帶來的借新還舊,或提前清償的耗盡(refinancing burnout)。因此,才須另外以蒙地卡羅模擬模型,以一期的遠期利率(考量提前清償耗盡,並以拔靴法從公債的不同期即期利率,求出一期遠期利率)之幾 何平均利率為新的調整後公債即期利率。

而與零波動利差一樣的方式,在這個新的幾何平均公債即期利率上,加上一個固定的利差,並以此新的每期利率,折現該有價證券未來每期經過新的提前清償率修正 後的未來現金流量,使得這些折現值加總,會等於該有價證券市價之該固定利差為選擇權修正後利差(Option Adjusted Spread, OAS)。

所以,OAS與Z spread的差別在,Z spread尚未扣除選擇權(提前清償)(亦即選擇權成本,option cost)的風險,而OAS已經扣除選擇權的風險。因此,只要option cost>0,則OAS自然小於Z spread。

所以,Z spread是MBS、CMO…等有提前清償風險之債券的利率比公債利率還高的利差,但是因為未扣除提前清償風險,故無法與無提前清償的公司債…等固定收益有價證券比較。

而OAS是MBS、CMO…等有提前清償風險之債券的利率扣除掉提前清償風險溢酬,而仍然比公債的利率還要高的利差,而可跟其他無提前清償的公司債…等固定收益有價證券比較。

Z Spread與OAS皆有提前清償風險之債券與公債之間的利差。

若以較大的Z Spread與其他無提前清償風險之固定收益有價證券比較時,並未站在合理比較立場。

所以,才要以較小的OAS與其他無提前清償風險之固定收益有價證券來比較,才合理。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CFA 介紹

The Road to CFA
http://cfa-jacky.blogspot.com/
http://hk.myblog.yahoo.com/cfa-jacky

下面的文章是從討論板轉載下來的,我想巳轉了很多手出處也不知道,總之這不是出自我手筆。不過這編文寫的介紹很不錯而且詳細。若有意考CFA的人值得參考一下。

CFA與國內證券分析師之異同

自從投入金融業起,就開始歷經一連串的證照考試,從證券營業員、高級營業員、期貨、保險到證券分析師,以及全球最頂級的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CFA)等。幸好本身喜歡考試,喜歡這種挑戰與成就感,而且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往往能將過去所學反覆的思考與應用,所謂溫故能知新,當然更覺得能藉由考試讓離開學校後的自我學習不至於間斷。

  現今台灣社會幾乎是全民參與股市,人人都自許是股市高手,但金融市場真正講求的是長期穩健的投資經營,是透過專業分析在風險與報酬中尋求平衡。坊間眾多分析天花亂墜各成一派的名嘴老師們,其實無不被隨機的數字所愚弄著,這對社會的貢獻往往是負面的,對台灣社會造成的外部性損失更是天文數字。真正能堪稱具有全面專業素養的金融分析人才,是需要經過專業能力與職業道德檢驗的,這通常是能夠取得國內證券分析師資格者莫屬。所以取得國內證券分析師執照一直是我進入金融業後的自我期許。經過三年的工作經驗累積,在符合考試資格之後,便開始著手準備考試。

順利考取國內證券分析師合格證照後,便立定目標向取得全球性的CFA證照而努力,因為CFA是全球公認最具權威的金融頂級的專業證照。CFA課程主要是針對全球從事證券市場分析、投資與風險管理、投資銀行及財務分析等相關工作者所設計的專業證照。自1963年開辦以來,全球至今只有5萬多人通過考試取得CFA資格。

  近來,由專業的CFA特許狀持有人推廣的CFA考照輔導課程在台日漸風行,確是台灣考生的一大福音,想想台灣考生要競爭的可是全球的金融精英,因此透過專業講師的經驗與資料整哩,的確可以節省考生不少精力。

  在全球也有為數不少的機構,專門為輔導CFA考照所設立,以美國最多也最具規模。筆者在美國參加CFA考試時,單在紐約一個考場就擠進了上千名考生。最近中國大陸官方更是傾全力投注於此,彷彿培訓國家代表隊般地重視,有不少知名大學都開設輔導CFA考照課程,且收費驚人,但還是人滿為患。在台灣,由此本土CFA特許狀持有人數日漸增加,CFA證照的專業價值已廣為國內金融機構重視,並開始要求必須取得CFA證照,使近來報考人數大增,有助於提升我國金融業的整體競爭力。

  綜合這兩項重量級的金融證照考試經驗,發現要考取這兩項金證照,真是需要極佳的體力與有效的時間規劃。大部分的考生白天都是上班族,只能利用晚上或假日空閒時間來準備考試。扣除上班的時間,能運用的自修的時間十分有限,所以評估自我能力設定一套有效的學習規劃,是考取的關鍵所在。所謂一套關鍵性的學習規劃,首先是要衡量自己可以投入的時間長短。其次,要掌握考試所側重的方向與要點,計畫性地調整自我的專業知識以吻合考試所需。

  國內證券分析師考試因為每季有一次考試機會,所以可以速戰速決,馬上知道自我的應考實力。若未能通過考試,則可以立即重新準備三個月之後的另一次考試,所花的時間比起CFA來得短。而考取CFA最快則要三年,每年一次須通過三個階段(Level I、 II 、III) ,若未能每次都順利通過考試,那要考取CFA倒真是一場艱辛的長期抗戰。筆者選擇先考取國內證券分析師,是藉由準備國內證券分析師之際,可以將早已生疏的一些知識概念重新充分掌握,並對於比較混淆的概念也可以逐一釐清。

 

●報名資格

  國內證券分析師於每年3 、6 、9、 12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考試;需專科以上學歷並具有兩年以上證券相關工作經驗者,或取得投信投顧、證券高級業務員資格者,並具有一年以上證券相關工作經驗者才能報考。

  CFA考試每年6月份全球統一舉辦,三個階段的考試同一時間舉行。而自2003年起,Level I考試在全球26個主要考場(包括台北)每年加考12月一次。考生報考CFA並不需要具備工作經驗。考生可直接到主辦單位投資管理研究學會(AIMR)的網站報名。報考CFA的考試費用昂貴從600美元到1,100美元不等,依報考的時間點而定。在通過三個階段考試後,必須擁有至少三年被AIMR認可的金融投資領域的專業工作經驗,並須加入AIMR及遵守其所規定的道德規範,才可以取得CFA資格。

 

●考試科目與型態

  國內證券分析師分成四個科目分別考試,共包含證券法規、會計與財務分析、投資學、總體經濟與金融市場。每科考試時間60分鐘,選擇題與申論題各半, 四科總分達240分,且任一科不得低於40分者才達及格標準。

  CFA則融合倫理和職業道德、數量分析、經濟學、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財務、股票投資分析、固定收益投資分析、衍生性金融商品、其他投資工具、投資組合管理各考題,成為單一英文試券。考試共分三個階段,必須各階段逐一通過才可報考下一階段。考試時間分為上午與下午各一場,各三小時,共六小時。第一階段(Level I)每場有120題選擇題。第二階段(Level II 、III)以上為50%的問答題(essay)和50%的應用選擇題(item set),須以英文作答。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開始, Level II 將改為全部應用選擇題。CFA考試及格標準在60~70%左右。考生只知道是否通過考試以及成績位於70%以上、50%至70%、低於50%哪一範圍,AIMR並不會公布考生的總成績。

 

●難易程度比較

  國內證券分析師考試常有複雜繁瑣的計算題,所以所有的公式以及每個計算的過程都需要完全掌握,也常有超出考試範圍的新考題出現。另外,時事的考題也頗多,如法令最新的變動修訂或經濟現況的分析,這都是要靠平常所累積的對金融市場的實務觀察。

  CFA要考取有兩大困難。第一是對金融專業知識掌握不足;第二是英文應考能力較弱,不管是在閱讀教材的理解方面或是答題方面,都不利非英語系國家的考生。尤其問答題更需要英文寫作,試想如果連中文的金融相關考試都沒把握,更何況要考取全球金融精英角逐的CFA。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準備CFA過程中不僅可提升金融專業知識,更可藉機加強英文閱讀及寫作能力,一舉兩得。

國內證券分析師考試的證券法規範圍是中華民國證券交易法及其施行細則、公司法、投信、投顧、基金等管理辦法規則。選擇題多以各法規涉及的年數、人數、金額、相關機構、相關問題等。往往會有十分明確的數字。而申論題則以證券交易法的新增及修訂法條等議題較為熱門,需考生對於原法規與新法規作為相互的比較,答題關鍵在於要針對考題將相關的法規正確的引述與運用,另外,對於違法違規的行為也多有側重。

  會計與財務分析的選擇題方面多偏向會計基本概念,如損益認列對會計科目的影響、不同存貨評價方式對財務報表的影響、股利發放的影響、現金流量表的變化、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財務報表相關比例分析等。申論題則多以財務分析為主,如公司債的計算、基本每股盈餘(EPS)與稀釋EPS 計算每股價值。

投資學的選擇題多偏重於基本的理論運用與公式的運算,以期貨、債券、選擇權證券投資組合為主,如三個效率市場的區別、證券分析方法、投資組合績效評估、資本資產評價模型 (CAPM)、股票評價、債券存續期間及評價公式、利率理論、期貨及選擇權與衍生性金融商品等操作實務。申論題常需計算衍生性商品價格及債券投資組合等價格,並常偏向尚未開放的新金融商品等議題。

 總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選擇題多以 基本的經濟理論為主,如財政與貨幣政策對利率、產出、就業量、物價等的影響,考生需要對基本的原理掌握,對相關名詞解釋務必有徹底地了解。申論題則多偏向針對實際現存的經濟行為,作影響整個經濟狀況的分析,考生往往需繪圖解題,及熟悉各種模型。另外,亦常有外匯交易等複雜的計算題型出現。

  CFA考試範圍很廣,且Level越高,題目也越艱深。基本上,第一階段(Level I)考題是以投資工具為主軸;第二階段(Level II)為資產評價(證券分析);第三階段考試(Level III)則以投資組合管理為考試重點。

  以第一階段(Level I)為例,重點科目包括財務報表分析(28%)、專業行為規範(15%)、數量分析(12%)、經濟學(10%)等。考題側重的方向較多以基本觀念的運用為主,計算題也常有十分耗時的題型出現,不過因為可以使用財務用的計算機,所以只要對於基本運算公式熟練即可。其中財務報表分析可以說是勝負的關鍵。另外,數量分析及經濟學計算題多,約相當於大學水準;專業行為規範一科英文理解的精準度,往往很容易影響考生答題能力。其他科目中,以衍生性商品有較高難度,有些金融商品在美國市場十分發達,但國人並沒有聽過,答題時會感到較為陌生。

  在整個三小時的考試過程中,時間的壓力是比考國內證券分析師來得大。往往根本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在思考和觀念判斷上,需一看考題就能馬上作答,所以勤作題庫練習是取得這場考試的關鍵。

 

●準備方法

  準備國內證券分析師時,對於基本的知識需要充分的掌握,所以對於每科的相關教材都應重新熟讀,或是以補習班整理的教材加以輔助,務必融會貫通,才能應付較具新穎的實務性考題,並不可忽略較為複雜的計算公式與過程,考古題的練習絕對有利提升選擇題得分。

  由於CFA考試範圍相當廣泛,對於具有商學背景的考生而言,每一階段的考試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準備,AIMR建議每一階段的考試準備至少須250小時,每周10-15小時以上,為期18周。最近有不少考生反映,並非AIMR所指定參考書籍對於考試具有正面的幫助。因為以考生時間的準備而言,要閱讀完該書籍並加以吸收消化,並非能短時間完成,因而會縮短作題的練習時間。對於考試真正的關鍵-解題熟練度與速度,反而無法提升。建議可以採用幾大知名輔導機構的參考教材與題庫多作練習。

  在經濟不景氣時,社會越強調證照的重要性,有許多金融專才往往希望能擁有分析師的證照來為自己加分,但是筆者認為考照的真正收穫是來自於在考取過程中,對於過去所學的知識的強化與熟練並於日後得以應用與創新。台灣現有的金融環境,與西方開放的金融市場尚有一段距離,但台灣人的聰明才智與靈活度的確是一大競爭優勢,尤其以台灣眾多留美高學歷的精英們,更是推動台灣金融市場朝向國際化的最大推手。

The Road to CFA
http://cfa-jacky.blogspot.com/
http://hk.myblog.yahoo.com/cfa-jacky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Rent Seeking 尋租

競租 (rent-seeking,又稱尋租)

為獲得和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潤,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尋利活動。也是利用資源通過政治過程獲得特權、損害 他人利益而獲得收益的行為,因此這種行為不具生產性。尋租活動不僅可以發生在政府對企業間,即政府在企業中尋租並獲得超額收益,也可以發生在企業對政府之 間,即企業在政府中尋租,從而獲得的一種政策所導致的收益。尋租活動最大的危害是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原則,同時尋租行為也對社會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降低了經濟的運行效率,不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因此,應致力於減少經濟運行中的尋租行為。

經濟學家Pareto(中譯巴雷托、伯拉托等,就是Pareto最適境界的那個人)曾說過故事來解釋競租:

假設有個3000萬公民的國家,某天提出一個議案:每個人都要交一法郎,而這筆錢將在這個國家的30個公民中分配,而那30個人將會拿到100萬法郎。而 那30個人會立即出動,拉攏報界,賄賂有關官員,還聘請許多代理人為其奔走游說,用許多這樣那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慫恿選民為此議案投票(競租活動)。而 如果你是那其他公民中的一員,你又會怎麼辦呢?也許你很明白這有問題。可是單憑你一個人又能做些什麼?可能性太小了。況且,你和其他人一樣,每個人為此只 不過付出了區區一法郎的代價,說不定你根本不在意呢。於是那些掠奪者便藉此得逞了。

而常見的尋租包括了:政府的管制措施。例如進口限制、貸款限制等。任何有可能造成私人以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來謀取私人利益的政策或制度。而政府官員的貪污導 致社會經濟效率的低落,也是一種尋租行為。同時,因政府錯誤決策造成的尋租,就是一種政府失靈。而在私部門,常見的也包括了插隊、非法走私、廠商以遊說或 賄賂政府官員等方式以謀私利。

尋租的根源在於制度安排上的弊端,而不完全是因為尋租者在道德上的問題,因此靠道德說教幾乎是無濟於事的。而對抗腐敗時,人們經常想到的是建立一個監督機 構,但有時甚至比不治理更糟。有一個寓言故事講的是牧童讓狗去管羊群,又讓棍子管狗。但是要拿什麼管棍子呢?除此之外,揭露尋租行為,使人們認識其危害, 從而有助於形成一個反對尋租的社會環境,也是可行的作法。

註1:『競租』多台灣用;『尋租』多大陸用
註2:政府失靈就是政府做的事情造成人民或整體國家利益損失。

Rent seeking generally implies the extraction of uncompensated value from others without making any contribution to productivity, such as by gaining control of land and other pre-existing natural resources, or by imposing burdensome regulations or other government decisions that may affect consumers or businesses. While there may be few people in mod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who do not gain someth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rough some form or another of rent seeking, rent seeking in the aggregate imposes substantial losses on society.

Most studies of rent seeking focus on efforts to capture special monopoly privileges, such as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fre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though the term itself is derived from the far older and more established practice of appropriating a portion of production by gaining ownership or control of land. The term "monopoly privilege rent seeking" is an often-used label for the former type of rent seeking. Often-cited examples include a farm lobby that seeks tariff protection or an entertainment lobby that seeks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copyright. Other rent seeking is held to be associated with efforts to cause a redistribution of wealth by, for example, shifting the government tax burden or government spending allocation. A temp agency can also become a rent-seeking entity for longer-term position placements, continuing to take a portion of an employee's paycheck months or even years after providing the initial job placement service, often providing no insurance benefits or anything that might otherwise justify taking cuts of employees' wages.